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市行情 车市行情

特斯拉融资协议_特斯拉融资协议是什么

zmhk 2024-04-22 人已围观

简介特斯拉融资协议_特斯拉融资协议是什么       对于特斯拉融资协议的问题,我有一些了解和研究,也可以向您推荐一些专业资料和研究成果。希望这对您有所帮助。1.4月新能源销量:特斯拉正式开启“自我反噬”模式2.累计交付两万辆、

特斯拉融资协议_特斯拉融资协议是什么

       对于特斯拉融资协议的问题,我有一些了解和研究,也可以向您推荐一些专业资料和研究成果。希望这对您有所帮助。

1.4月新能源销量:特斯拉正式开启“自我反噬”模式

2.累计交付两万辆、 小鹏汽车赴美IPO,背后是巨头交手

3.马斯克与特斯拉的“眼中钉”,你应该了解的Lucid Motors

4.火遍全球的特斯拉是如何成长的

5.独家!一文读懂特斯拉牵手宁德时代的前因后果

特斯拉融资协议_特斯拉融资协议是什么

4月新能源销量:特斯拉正式开启“自我反噬”模式

       “4月国内复工复产复市效果突出,国家及各地方政府的促消费政策落到实处,一季度以来消费者积攒的消费意愿,渐渐地转化为现实的购买需求,因此4月新车零售相较于1、2、3月来说,实现了V形翻转。”进入2020年后中国汽车市场在经历连续三月的销量颓势之后,4月终于迎来了整体销量上略微的“回暖”。

       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42.9万辆,同比下降5.6%,环比增长36.6%。只是如此“V形翻转”主要还是得益于商用车板块的逆势而为。而将目光聚焦于新能源细分市场,4月新车累计批发量为58,768辆,相较2019年4月的91,662辆,同比下跌35%,相较上月的55,632辆,环比上升仅5.6%,回暖趋势再次放缓。

       至于造成如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或许还是由于刚刚调整过后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对于行业与各家车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并且随着更多外资公司旗下新能源车型的入华,自主品牌经营压力也在逐渐增大。

       同时,仔细观察本月细分车型排行榜可谓看点十足,除排名第二位月销3,999辆的“未上市”车型锐际1.5T PHEV由于数据出现偏差,误出现在榜单中之外,其余九款车型处境各不相同,而它们也从几个角度反映出当下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现状与趋势。

       特斯拉“自我反噬”?

       不可否认,首次拿到车型销量榜单时,最为令人吃惊的当属特斯拉Model 3该月仅交付3,635辆新车,要知道上月该车型的销量还维持在10,160辆。换言之,整个4月其销量环比下跌幅度达到了64.2%。

       而根据此前高工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国产Model 34月产量达到了11,211辆。不禁感叹,曾经供不应求、提车周期长达1-2月的国产Model 3竟然有了超6,000辆的库存车,如此现象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那么位于中国一直炙手可热的特斯拉4月销量出现如此大幅度的“自我反噬”,原因何在?一方面或许还是由于其官方近来频繁发生的调价动作,成功“劝退”了部分准备提车的用户,使他们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等等党”。

       调价背后则是不久前国家刚刚发布的新能源补贴新政,按照规定新能源车的补贴会延长到 2022 年,从2020年开始,逐年退坡10%、20%、30%。其次,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但是采取换电模式的车型不受价格限制。

       因此,特斯拉为获补贴只能再次降价,标准续航版Model 3补贴后价格降到了 271,550元。同时就在4月,特斯拉还宣布正式推出NEDC续航达到668km的国产后驱长续航版Model 3,官方补贴后售价339,050元,而在国家补贴新政推出后,其售价也仅仅增加5,000元,并且该款车型预计将于6月正式交付。

       对比之下,相比标准续航版车型虽然其价格有所提升,但是得益于续航方面的大幅提升,长续航版车型的推出也成为影响特斯拉4月交付量的主因之一。况且随着后续国产Model 3零部件国产化率继续提升、成本进而降低,谁都无法保证上述两款车型不会再次降价。

       不过就在外界推测特斯拉本月的“销量反噬”是由于等等党的增多与部分车主转而换购长续航版车型时,有消息称本月的销量大幅下跌,其实是特斯拉位于4月下旬主动停止了国产标准续航版车型的交付。不知这是否也代表特斯拉已知5月1日就要再次进行官降,所以推迟了部分车主的提车日期,从而导致4月销量不如预期。

       而记者在与一位友人的交谈中获知,作为国产续航版Model 3的准车主,她与对接销售预约本应于4月25日提车,但是随即却被告知提车时间推迟到5月之后,而她当时并不知晓后续再次官降这一事宜。因此该事例或许能够印证上述对于特斯拉主动停止交付的推断。

       不过必须承认,即使最后一段时间内特斯拉能够保障新车正常交付,但是想要达到上月超1万辆的最终成绩看似可能性依然不大。频繁降价与长续航版车型的推出的确影响了其位于消费者中的品牌口碑与终端市场表现。

       蔚来、理想近况不同

       进入2020年后,受疫情冲击所有新势力造车的处境几乎都很堪忧,但是随着市场活力的逐渐恢复,它们之中部分车型的销量也在稳步攀升之中。本月位居榜单第6位、第7位的蔚来ES6、理想ONE,分别交付2907辆与2,622辆,而上月两款车型的销量均为1,500辆左右,最终成绩几乎“翻番”。同时,在高端SUV前十排行榜中,蔚来ES6、理想ONE也分别位居第9、第10位,与宝马、奔驰、奥迪、沃尔沃等豪华品牌形成同场竞技之势。

       反观两款车型身后的车企,蔚来与理想的近况可谓大不相同。前者由于近来成功“押中”补贴新政,5年之前就已制定下换电补能模式,所以其车型可以不受30万元补贴门槛限制。并且随着与合肥市政府的融资协议正式落地,下半年蔚来旗下第三款轿跑SUV EC6的交付,以及全新ES8的销量回暖,预计其单月成绩还会提升。

       至于理想汽车,却在不断被负面缠身。5月7日,理想ONE车主在微信群内发布消息,表示自己的理想ONE在高速上突然遭遇“刹车失灵”,最后是靠动力回收产生的制动使得车辆停下来。而就在一天之后,一段长沙街头理想ONE起火自然的视频再次引发外界的关注并催生各种舆论。

       随后理想汽车位于微博表示:“5月8日11点30分左右,湖南长沙一台理想ONE发生了前机舱冒烟的情况,经过现场检测,车辆电池系统没有出现问题。目前车辆已经移到安全区域进行检测,有后续调查结果会及时发布。”而就在今天,车辆自燃车主位于理想汽车官方APP声明,起火原因不是增程器、油路以及电机电池的问题,具体原因还在调查之中。

       虽然已经排除关键部件存在着火隐患,但是必须承认刹车失灵、车辆自燃等负面的不断发生,必定会影响后续理想ONE的终端销量。所以怎样平息舆论,使消费者重拾对于其车型安全性的信心,将成为未来理想汽车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剩余品牌“B重C轻”

       榜单之中除去上述三款车型,宝马5系PHEV的终端市场表现依然稳定,4月销量达到2,442辆,同比上升53.1%,1-4月累计销量达到5,735辆,同比增长129%。不可否认,在C级行政新能源轿车市场,虽然有着奥迪A6L PHEV的直面竞争,但是宝马5系PHEV仍是这个级别当之无愧的头部车型。

       至于本月位居首位的比亚迪秦,4月销量达到5,096辆,1-4月累计销量13,281辆,整体表现尚可。具体原因还是由于其产品换代后续航水平进一步提升,加之较有竞争力的补贴后售价,让它成为B端网约车市场的主力车型。

       但是反观其背后的母公司比亚迪,除秦一款车型继续维持稳定成绩外,其它新能源车型销量可谓全线溃缩。根据其官方数据显示,整个4月亚迪全系新能源汽车销量1.3万辆,同比下降45.88%,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9,966辆。1-4月份,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3.52万辆,同比下降63.79%,其中纯电动汽车累计销量2.81万辆。由此看出,在外部竞争压力逐渐增大与补贴继续退坡的背景下,比亚迪的处境不容乐观。

       而剩余的广汽新能源Aion S、宝骏新能源、奇瑞eQ三款车型早已成为榜单之中的常驻车型。其中,Aion S的销量结构相对较好,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形成了“B重C轻”的局面。至于宝骏新能源与奇瑞eQ,二者的稳定销量还是来自于特定城市的共享出行市场。

       此外,最为令人感到意外的则是去年长期稳居榜单前三的北汽新能源EU系列车型,本月彻底跌出前十,其1-4月销量也仅为7,877辆,同比下跌67.3%。而榜单末尾出现的“黑马”高尔夫BEV,能够位居第十位或许还是由于偶尔获得的大客户订单所致,预计下月该车型销量将会再次回落。

       总之无论怎样,此刻的中国新能源市场还身处在由“补贴时代”向“市场时代”转变的过程之中,所以骤变路上总会发生各式各样的突发状况与意外。但是坚定不变的则是,全球“电动化”转型的浪潮已然来临,车企们能做的只有顺势而为。

       文/崔力文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累计交付两万辆、 小鹏汽车赴美IPO,背后是巨头交手

       不正常的。如果用户的车贷变成了租赁合同,那么可能存在套路贷的情况。等用户还清了借款,租赁合同只是表明用户是租赁汽车,并不是购买汽车,相当于用户出了钱,车辆还是租赁公司的。只有车贷合同,用户结清车贷以后,再办理解除抵押,车辆才是自己的。

       用户在签订车贷合同时一定要注意看,车贷合同和租赁合同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一.车贷变成了租赁要怎么办?

       客户去贷款买车,但却变成了租赁关系,签订的不是贷款合同,而是融资租赁合同的话,客户可以赶紧联系汽车消费金融公司的客服人员进行咨询,若对方是拿错了合同,可以重新签订贷款合同。

       如果对方是故意的,那客户就需要注意了,即使之后还完了款,车辆的所有权仍属于汽车销售商,客户在此期间只有使用权。要想获得汽车的所有使用权,还得再签订一份附条件合同,在合同中说明贷款还清后对方会移交汽车的所有权。

       如果对方还要求自己交钱,融资租赁合同又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的,那客户可以去投诉该贷款公司,纠纷和解不成,还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

       建议客户平时办贷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完合同条款再签名,以免弄不清各项法院的收取,甚至被对方给套路,造成钱财损失。

       二.特斯拉融资租赁和贷款区别

       特斯拉融资租赁和贷款区别主要在于:

       特斯拉贷款是直接向银行或汽车消费金融公司借一笔资金来购买特斯拉品牌汽车,双方之间是借贷关系,汽车在客户名下,客户拥有汽车的所有权,只是汽车暂处于抵押状态而已。

       而只要等客户将贷款全部还完,届时就可以去车管所解除汽车抵押登记,之后汽车自然完全属于客户。

       特斯拉融资租赁则相当于“以租代购”,客户属于承租方,需分期向出租方支付租金。因此,在租赁期内汽车所有权仍属于出租人所有,承租人仅拥有汽车的使用权(彼此之间不存在借贷关系,只是租赁关系)。

       不过等租期届满,租金支付完毕且承租人根据融资租赁合同规定履行完全部义务后,双方协议约定,出租方一般就会将汽车所有权转让给承租人。

       由此可见,二者主要是交易对象不同,融资租赁以汽车为交易对象,贷款以货币为交易对象。以及所有权不同,融资租赁中汽车所有权属于出租方,贷款则在汽车交付和合同生效时所有权就转给客户了。还有交易结构不同,融资租赁是三方当事人、签署车辆买卖合同和融资租赁合同,贷款则是借贷双方,签署借贷合同。

马斯克与特斯拉的“眼中钉”,你应该了解的Lucid Motors

       8月8日,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大吉大利之日,小鹏汽车在这一天正式官宣赴美IPO,由此前的“不予置评”?改为大大方方承认。

       2020年,是一个太过神奇的年份。

       疫情黑天鹅飞过,在今年3月下旬,美股在两周内四次熔断,与此同时,造车新势力马太效应凸显,头部几家车企在上半年逐步走出融资困境、销量提升明显?,而未能如期量产的正在倒闭破产。

       这里面,以蔚来、理想、小鹏汽车为代表的TOP3头部三强,除了蔚来,理想汽车已如愿在美股上市,紧随而至的小鹏汽车若无意外,也将在八九月如期在美股上市。

       威马和哪吒背后的合众汽车则谋求在科创板上市,而曾经的博郡汽车、拜腾汽车倒在了量产交付前夜,融资是他们倒下的最直接原因。也因此,重资金的造车新势力为了活下去,IPO是时不我待。

       01小鹏汽车早有准备

       8月8日,小鹏汽车递交美国IPO申请,拟按代码“XPEV”在纽交所挂牌交易,申请发行规模为1亿美元,承销商为瑞士信贷、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

       招股书截图

       尽管理想汽车更早实现上市,事实上,小鹏汽车在2019年便开始了一系列准备。

       2019年12月,小鹏汽车的47位股东几乎同时进行了股权出质。2020年3月19日,小鹏汽车收购福迪汽车获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福迪汽车在3月19日出现股权变更,股东变更为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夏珩。

       在今年2月24日,小鹏汽车运营主体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河南省战新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中金资本投资实体之一)和肇庆市高新区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粤财创投控股)退出股东行列,公司注册资本由3836万元降至约2529.5万元。

       产品方面,小鹏汽车2018年发布小鹏G3,2020年7月发布重磅车型小鹏P7。

       销量方面,小鹏汽车2019年交付了16608辆,累计交付量已达20707辆。截至2020年7月底,小鹏G3累计交付量达18741辆。

       根据小鹏汽车最新销量数据,6月底才开始交付的小鹏P7交付量已达1966辆,7月小鹏P7实现单月交付量1641台,且在全部订单中,98%预定车主选配X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这对于志在对标特斯拉Model3,主打智能的小鹏P7,算是一个较好的回报。

       招股书文件显示,2019年小鹏汽车收入为23.2亿人民币,较2018年增长逾238倍。2020年上半年小鹏收入10.03亿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12.31亿有所下滑,主要两个原因影响:一是首款车G3在2018年全年订单集中到2019年Q2交付,导致基数较高;二是2020年上半年的汽车销量受到了新冠疫情的负面影响。

       招股书披露,小鹏汽车自2015年成立后至今一直没有盈利。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小鹏汽车净亏损分别为13.988亿元、36.917亿元、7.958亿元人民币,两年半累计亏损58.863亿元。

       IPO前,小鹏汽车管理层持股达40.9%,其中何小鹏持股31.6%为最大股东,阿里持股14.4%为最大外部股东,其他主要股东还包括小米、GGV纪源资本、晨兴资本、高瓴、红杉、卡塔尔投资局等明星投资机构。

       至此,小鹏汽车赴美IPO?,一切都是有条不紊。

       02背后是巨头交手

       而这一切的背后,除了创始人和管理团队,造车新势力背后满满都是互联网巨头的影子,他们的交手是赴美IPO的重要推手。

       在新势力造车领域,7月30日刚刚在美股上市的理想汽车,可以说,是美团撑起了理想汽车的市值,6月,理想汽车D轮融资美团出资5亿美元,7月又认购3亿美元的基石投资。在理想上市前融资的20亿美元中,王兴及美团系投资超8亿美元。

       此轮融资助力理想汽车美股上市就是明证。

       五年前,美团与阿里决裂,阿里撤资,双方结下梁子。此次美团使出了杀手锏,在其App“封杀”支付宝。美团王兴正在社交媒体上回怼阿里巴巴,质问“淘宝为什么还不支持微信支付?微信支付的活跃用户数比支付宝多,手续费也比支付宝低。”

       小鹏汽车则是阿里巴巴重仓押注的新造车企业。

       距离?C?+?轮?5?亿美元融资不到半个月,小鹏汽车再次获得超?3?亿美元融资,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领投了小鹏汽车的本轮融资,卡塔尔主权基金?(QIA)等也参与投资。此轮融资距离C?+?轮才过去十天左右,在7?月?20?日上午,小鹏汽车才刚发布消息,宣布签署?C?+?轮近?5?亿美元融资协议,主要投资方为?Aspex、Coatue、高瓴资本和红杉中国。

       截至目前,腾讯投资蔚来、百度投资威马、美团投资理想、阿里投资小鹏,出行蛋糕的新一轮切割大战就此打响。

       随着小鹏汽车的正式上市,头部造车势力第二轮竞争也拉开大幕。

       总结

       小鹏汽车将是继蔚来和理想之后第三家登陆美股的中国造车新势力,IPO不是终结,下一轮竞争早已悄然打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火遍全球的特斯拉是如何成长的

       由于最近几年一家家造车新势力的层出叠现,像是“比肩特斯拉”甚至“超越特斯拉”之类的宣传语都要把大家的耳朵磨出茧子了。当然,咱心里也都明镜,如今造车新势力在宣传上不都是这套路吗,“电动机夸完电池夸,外观夸完了科技夸,动不动就对标一下人家特斯拉”。而我们这次要聊的Lucid?Motors,这个半路出家的电动汽车公司也有幸成为了特斯拉“芸芸竞争对手”中的一家,不过对于特斯拉来说Lucid?Motors可不仅仅是竞争对手,更是马斯克的“眼中钉、肉中刺”。

       按成立时间算,这家Lucid?Motors没比特斯拉晚几年,特斯拉2003年,它则是成立于2007年。而且最早人家也不叫什么汽车公司,而是叫作Atieva,全称Advanced?Technology?In?Electronic?Vehicle?Application,翻译过来就是“电动汽车应用领域的先进技术”,当时还只是一家汽车核心部件供应商,由一位叫做谢家鹏(Bernard?Tse)的华人创立。

       谢家鹏(Bernard?Tse)

       在创立Atieva之前,谢家鹏就创立了电脑公司慧智(Wyse),这家公司的终端机销量一度仅次于IBM,并成功在纽约主板上市,所以当时的谢家鹏已经妥妥地算得上是一位成功人士了。

       Wyse终端机

       话说这天虽然是一个工作日,但谢家鹏却打算在美国加州的家里度过普通一天。因为早在一个月之前,谢家鹏就已经彻底告别了特斯拉这家他一手参与创建的公司。和他前后脚走的还有被称作“特斯拉之父”的马丁·艾伯哈德(Martin?Eberhard),说起二人的离职,这还都要归咎于埃隆·马斯克。?

       马丁·艾伯哈德(Martin?Eberhard)

       在特斯拉成立仅一年之后,如今的“特斯拉之主”马斯克向这家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投资了630万美元,马斯克也借此成为了特斯拉的新任董事长。不过在马斯克完全掌权之后,他开始对包括谢家鹏在内的特斯拉创业元老进行有计划的“清洗”。当然,对于离开特斯拉谢家鹏也早有心理准备,他深知这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但无论是谢家鹏还是艾伯哈德,2007年12月31日那天,他们都将迎来一个新的身份。因为谢接到一通电话,电话来自谢的老友温世铭。这位华人也是硅谷老炮,此前在不少高科技上市公司担任高管。

       温世铭(Sam?Weng)

       而电话那边更是大有来头,风投公司Venrock,也就是洛克菲勒家族的风投基金,他们看重了谢家鹏和温世铭两人包括软硬件、电气和机械在内的动力电池包和电驱动系统领域积淀多年的研发经验,这次是想邀请二人出山再创业。

       话说特斯拉的出身也是做电池生意的,最早为丰田等车企提供电池包技术和服务,成名之后才走上造车之路的。而Atieva也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Atieva的电池包技术要比特斯拉的更加先进。我们知道一直以来特斯拉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其电池管理技术,而马斯克这个人又受不得委屈,但面对Atieva的公开叫板,这位“硅谷钢铁侠”却一直没什么脾气。

       转型势在必行,到了2012年,Atieva引入了两位汽车业界的大咖级人物。一位是丹尼丝·格蕾(Denise?Gray),曾经的通用新能源汽车Volt项目的核心主管。另一位叫做彼得?罗林森(Peter?Rawlinson),曾经在莲花汽车和捷豹担任首席工程师,后成为了特斯拉汽车工程副总裁,一手打造出了当时划时代的产品Model?S。

       而反观Atieva这边,万事俱备只差Money。对于一家立志于造车的创业公司来说,最初的2400万美元的融资,显然是九牛一毛,这一点或许咱国内的造车新势力们应该最为感同身受。在资金链已然断裂的2014年初,说到这里要提到两家大家耳熟能详的企业,北汽和乐视。在2014年,Atieva在C轮得到了北汽和乐视的融资,二者也分别成为第一和第二大股东。

       在当时,一家汽车国企参股一家美国的造车初创公司,这在国内可是不常见的。虽然凭借着EC系列登顶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但明眼人心里都清楚,这些销量的背后是靠着一些城市的限牌得来的,工艺质量与电池技术等问题仍一直饱受诟病。

       看得出,这次北汽的投资行为不仅仅只是想利用Atieva公司的电池系统技术,来提高旗下电动车产品的续航里程。他们更是想通过与Atieva的合作,提升北汽新能源汽车尤其是豪华纯电动汽车领域的设计、研发和制造的能力,创立一个豪华新能源汽车品牌。而如今,五、六年过去了,北汽新能源销量主力依旧是当年的EC和EU系列,此番场景难免不令人唏嘘。当然,更令人唏嘘的还是贾老板。在短短一年之后北汽已经将全部股份转让,而接盘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时还捷报频传的乐视。在这之后贾便成了Lucid?Motors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一度接近40%。再后来,众所周知Faraday?Future陷入了巨大资金危机,不过大家或许有所不知的是其中2亿美元的救命钱就是靠变卖Lucid?Motors股份得来的。

       经历了一系列风波之后,时间到了2016年10月,Atieva正式把名字给改了,更名为Lucid?Motors,彻底和过去划清了界限。Lucid翻译过来就是“清楚”、“明确”、“透明”的意思,在创业的第十个年头,这家公司终于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做一家干掉特斯拉的电动汽车公司。

       如果只是再造一辆Model?S,虽然对于这些工程师来说不算是什么难事。但话说回来,当你把对方当成竞争对手的那一刻,其实你就已经输了,所以这帮人想要做的是创造出一辆完全超越特斯拉Model?S的电动汽车。宣布更名后不久,Lucid?Motors便推出了他们的第一款概念车Lucid?Air。并且和三星SDI、LG化学确立了合作关系,宣称在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家耗资7亿美元的电动汽车工厂生产。头终于算是开好了,但接下来的路依旧很难,摆在Lucid眼前的问题是公司的财务撑不住,造车进度停滞不前。

       谁叫造车太费钱呢!这个行业有的是技术出色却死在融资路上的先烈。即便是特斯拉,它最艰难的那一笔融资也是靠马斯克卖掉了跑车和别墅,东拼西凑才搞定的,可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其实这时候马斯克在私下里都已经开始拟定被谷歌全资收购的协议了。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很快来到了2018年,这时候Lucid?Motors的创始人们每天基本上仍是不是在借钱就是在借钱的路上,此番冷清与特斯拉的炙手可热形成了强烈大反差。我们不妨换个视角去看看特斯拉那边,这一年马斯克与特斯拉完成了几件大事:上海超级工厂启动,全球第一万个超级充电站,周产达到7000辆,Model?3大卖,成为北美最畅销。眼看公司越来越牛了,马斯克这边却又开始发愁了。愁人才流失、愁技术被盗、愁股价不涨、愁做空下套。2018年8?月?7?日早上,马斯克居然在推特上发推称“考虑以每股?420?美元将特斯拉私有化”,并且“资金已经到位”。真的是消息越短,事儿就越大啊。

       此消息一出可还得了,特斯拉股票一度涨超8%,股价冲破了371美元/股,股民纷纷买进,都坐等特斯拉高价收自己手里的股票呢。可马斯克自己个哪有那么多钱收股票啊,至于他为啥夸下如此海口?这就要提到马斯克说过承诺帮他完成私有化的一家名叫沙特主权基金,简称PIF(Public?Investment?Fund)的公司。这可是个由沙特王储一手主导的2700亿美元规模的投资基金,他们出手,这事儿八成还真有戏。正当大家看着热闹,期待着“有史以来规模最大退市交易”的时候,剧情反转来了。

       PIF?沙特主权基金

       其实对于马斯克这个人,之前有人在推特上这样评论他,“马斯克是那种刚在?Tinder?上完成配对就会开始筹备婚礼的人。你说特斯拉身为上市公司,马斯克没经过公司内部充分的讨论,自己在Twitter这么直白的说这事儿,这便引起SEC也就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质询,主要是质问马斯克所说“资金有保障”是不是真的,结果一查不要紧,通过询问PIF等公司,人家压根不承认有这事。

       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这可倒好,随后特斯拉的目标股价由308?美元下调至?195?美元,降幅?36.7%,本来想着惩罚空头者的,却成了空头的狂欢,特斯拉做空者由损失转为6.43亿美元收益,而因为恶意抬高股价,马斯克本人也被罚了2000万美元。

       聊回咱们的Lucid?Motors,闹剧刚刚过去一个多月,9月17日,当马斯克还没缓过来神儿的时候,一条消息给马斯克的心又泼了盆冷水。消息是Lucid?Motors的那群老伙伴们得到了PIF超10亿美元的投资。这笔投资不禁让特斯拉眼馋,而就在这个新闻发布以后,特斯拉的股票又下降了2.2%。至于这PIF为啥投Lucid?Motors?往大了说,据说这是作为他们国家经济转型计划的一部分,在原油价格暴跌后,沙特王室致力于实现经济多元化。说白了其实就是觉得新能源有戏,但眼光又不想只放在特斯拉这么窄。虽说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Lucid还不能对特斯拉构成真正的威胁,但这件事儿却让马斯克着实体验了一回“人财两空”的难堪经历。

       不过更糟的是Lucid那边还在不断的、不断的挖墙脚你受的了吗?就当特斯拉2019年第二季度创下约9.52万辆历史新高的交付纪录,马斯克高兴劲儿还没过的时候,在交付的关键阶段,他身边制造业务副总裁却提出了离职,对特斯拉来说,失去彼得·霍霍丁格(Peter?Hochholdinger)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可不久之后这位前员工就成了Lucid?Motors的制造副总裁。

       彼得·霍霍丁格(Peter?Hochholdinger)

       霍霍丁格,虽然这个名字音译过来让人有些想笑,但他在大众集团可是有过长达22年的工作履历,负责管理过奥迪A4、A5和Q5这种高端车型的生产,而如此丰富经验和成熟的领导能力正是Lucid?Motors车型所需要的。上文也提到过,Lucid自认为他们的车型定位是要高于特斯拉的。无论是发布会还是采访当中,CEO罗林森都公开表示Lucid?Motors并不是特斯拉的直接竞争对手,而是奥迪或宝马等豪华汽油制造商的对手。

       2020年,在新冠疫情还未大规模波及海外的二月份,LG化学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们挤掉了三星SDI,将从今年下半年到2023年为Lucid?Air车型独家供应圆柱形电池。不过搭线上LG化学的Lucid?Motors恐怕无法高枕无忧。LG化学此前让欧洲车企很苦恼,因为电池供应短缺,捷豹不得不关闭奥地利格拉茨的I-PACE生产线。在2019年4月,由于无法从LG化学处获得足够的电池,此前奥迪不得不实施减产e-tron计划,种种迹象好像都预示着量产后电池能否顺利供应对于Lucid来说仍是未知数。

       由于三月份全球车企和车市遭疫情重创,Lucid?Air的亮相时间也随着纽约车展一同被推迟。与此同时,供应链遭工厂停工的冲击使得Lucid?Air量产落地似乎也变得遥遥无期。不得不承认,它的运气确实比特斯拉差一些。不过对于这个创立了十几年的“初创公司”,虽然一路走来坎坎坷坷、困难重重,但我依旧认为它是特斯拉最大的强敌,这家被视为“眼中钉”的电动车企未来一定会给特斯拉与马斯克带来“更大的麻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独家!一文读懂特斯拉牵手宁德时代的前因后果

       2003年,硅谷工程师艾伯哈德和塔本宁创立电动汽车制造公司,为致敬交流电发明者尼古拉·特斯拉,公司取名为特斯拉(Tesla Motors)。2004年,硅谷新贵马斯克在特斯拉A轮融资中领投650万美元,成为特斯拉最大股东和董事长,并在2006年8月提出贯穿特斯拉发展的路线图“Master Plan”,

       第一步

       制造一款价格不菲,但全方位、无死角超越传统燃油超跑的限量版电动超级跑车,来获得更多资金支持。

       第二步

       用客户支持的钱去研发生产一款量产适中、价格相对低一些的豪华车来投放市场,赚点钱。

       第三步

       再用赚到的钱去创造一款大量生产的、价格亲民的车型,打开市场。在做到上述各项的同时,还提供零排放发电的选项。

扩展资料

       产品

       1、Tesla Roadster

       全球首款量产版电动敞篷跑车,由坐落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的Tesla Motors生产。2008年二月,Tesla公司的创办者之一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购得第一辆Tesla Roadster。这是第一辆使用锂电池技术每次充电能够行驶320公里以上的电动车。

       2、Tesla Model S

       由Tesla汽车公司制造的全尺寸高性能电动轿车,预计于2012年年中投入销售,而它的竞争对手则直指宝马5系。该款车的设计者Franz von Holzhausen,曾在马自达北美分公司担任设计师。

       在Tesla汽车公司中,Model S拥有独有的底盘、车身、发动机以及能量储备系统。Model S的第一次亮相是在2009年四月的一期《大卫深夜秀》节目中 。

       3、Model S P85D?

       2012年2月9日,美国Tesla Motors公司发布了全尺寸纯电动SUV车型Model X,其后门采用设计前卫的鹰翼门造型,而依靠动力强劲的电动机驱动,其0-96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为5秒内。 这款全尺寸纯电动SUV在2015年量产。Model X 将MPV的大空间、SUV的优势、电动车的优点融合在一起。这是一辆格调上乘,围绕驾驶者建造的车。

       文|信天游

       图|来源网络

       “松下与特斯拉,这一直就是一个不平等的合作。松下从来没有供应商的觉悟,特斯拉也一直没有把松下当成战略合作伙伴。”与一位业内同行聊天时,笔者感慨道。

       如果要说起松下与特斯拉在动力电池方面的合作,那就应该从特斯拉最初与松下签署合作协议中那两条“不平等条约”说起。哪两条呢?

       “?1、特斯拉不能对外宣称电池供货商是松下;2、出现问题概不负责。”

       选择松下,特斯拉很无奈

       作为一家创业型企业,又从来没有动力电池方面的研发能力和经验,特斯拉早期研发纯电动汽车之时想要破解动力电池系统这个核心难题就只能将目光投向世界上最成熟的电池技术以及已经拥有足够大产能规模的18650圆柱型电池,即使这种规格的锂离子电池从问世之初到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型号也从来没有预想过要成为纯电动汽车的能量核心。

       围绕18650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研发车用动力电池包而不是为纯电动汽车研发更加合适的电池,特斯拉从创业初始就带着这样的无奈一路蹒跚走下来。

       从第一代的特斯拉Model?S开始,采用了最大8000颗松下提供的18650规格的钴酸锂正极的锂离子电池,由于非常糟糕的热稳定性以及当时非常不成熟的温控系统的电池包,特斯拉推出的Model?S车型在全球很多地区出现了热失控后起火的事故。

这让当时诸多的行业人士以及媒体对特斯拉以及其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提出了诸多的质疑。而随着松下NCA镍钴铝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量产,虽然特斯拉电池包所采用的依然是18650规格的电池单体,但是电池包的热稳定性得到了很大提升,热失控问题获得了极大缓解。

       在推出了Model?S以及Model?X两款车型之后。伴随着马斯克一直崇尚的“第一性原理”,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取得了极大的关注和追捧。而松下NCA镍钴铝18650规格的锂离子电池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真正的第一款专门为电动汽车开发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

       磨合前行,短暂的“蜜月期”

       在松下与特斯拉合作进入到了稳定期之后,新型“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升级迭代。在18mm*65mm规格的基础之上,特斯拉与松下推出了全新的21mm*70mm规格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俗称21700电池)。

与此同时,电池正极材料的钴金属含量从原本的30%左右降低至不到10%,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从原本240Wh/kg左右提升至300Wh/kg。

       如此的巨大提升,对于当时的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创举。而原本需要最多8000颗电池单体的电池包减少到原本的一半不到,仅需要3000颗左右的电池单体就能组成全新的电池包,而电池包的系统能量密度也达到了167Wh/kg。

彼时,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示范市场的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正在向200Wh/kg迈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还在140Wh/kg左右徘徊。而在此基础之上推出的特斯拉model?3车型一经推出就收到了全球超过30万辆左右的订单,特斯拉与松下的蜜月期正式开始。

       或许蜜月总是那么甜蜜而短暂。虽然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2018年的特斯拉却经历着数不尽的痛苦与折磨。面临着市场对未来前景的质疑、融资能力持续下降、现金流严重匮乏、核心高管团队不断离职、Model?3订单巨大却产能严重不足等诸多问题,特斯拉迎来了从创业之初至今最大的危机。

       作为创始人的马斯克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是作为核心供应商以及合作伙伴的松下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掉链子,双方合作的问题在2019年开始集中暴露,并毫无遮掩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矛盾公开,松下“吃黄连”

       位于内华达沙漠的特斯拉Gigafactory工厂在2018年12月建成投产。作为特斯拉在美国最大的生产基地,这个拥有7000名员工,24小时持续开工的超级工厂在投产之时也仅仅完成了30%左右的产能建设。

随后在2019年1月份,松下与丰田汽车在日本签署合约,意图谋求新的市场机遇;同年4月份,松下停止对特斯拉Gigafactory?1电池工厂的扩张计划,也暂停了对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投资,双方关系迅速降温。

       松下与特斯拉的积怨于2019年11月份达到顶点,松下电器CEO津贺一宏公开表示,松下低估了和特斯拉的合作风险,目前难以从与特斯拉现有电池合作业务中赚取利润,而对于特斯拉在华投产,松下表示没有计划为特斯拉在中国新建电池工厂。

2020年春节期间,宁德时代发布公告宣称成为特斯拉在中国地区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公告一出,新能源汽车行业一片哗然,对于特斯拉与宁德时代未来的合作猜想纷至沓来。

       然而,宁德时代公告上的内容却显得并不是那么振奋人心。公告称,公司拟与Tesla,?Inc、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签订《Production?Pricing?Agreement?(China)》,目前Tesla,?Inc?已签署,尚需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签署。协议约定宁德时代将向特斯拉供应动力锂电池,期限为2020?年7?月1?日-2022?年6?月30?日,并未对特斯拉采购量进行强制约束,具体采购情况特斯拉会根据自身需求以订单方式确定。

       虽然从这个模棱两可的公告上我们基本上找不到太多有价值的信息,但是结合松下与特斯拉的合作以及宁德时代在2019年的种种动作和表现我们可以继续探究。

       宝马“钦点”,宁德时代“上位”

       众所周知,宁德时代创立初始并不是太知名,而2017年12月与宝马汽车的合作让宁德时代迅速进入了汽车行业的视野。经过了三年多时间的快速发展,凭借自己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实力,宁德时代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超过60%的市场占有率让宁德时代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供应链中的龙头。但是在动力电池领域技术路线的探索中,宁德时代从未进行过圆柱型动力电池的拓展,而在高镍811镍钴锰三元方壳电池领域,宁德时代一直走在行业的前端。

       2019年底,宁德时代对外宣称将率先采用全新CTP技术的无模组电池包。并表示在成本上,CTP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高了15%-20%,零部件数量减少40%,生产效率提升了50%,投入应用后将大幅降低动力电池的制造成本。在2020年,采用CTP结构的动力电池包将达到200Wh/kg的系统能量密度。

系统能量密度200Wh/kg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意味着作为持续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特斯拉至少在动力电池领域开始落后。

       就像2018年Model?3上市前特斯拉采用21700电池所带来的期待一样,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在宁德时代的努力下将再次出现质的飞跃。

       从技术角度来讲,或许作为特斯拉创始人的马斯克,不愿将技术第一的桂冠轻易让给竞争对手,才会在即使已经选好了LG化学这个松下的替代者的时候,依然将橄榄枝抛给了宁德时代,这个在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上跟特斯拉完全不相干的年轻的动力电池龙头企业。

       牵手宁德时代,押宝中国未来

       从技术角度而言,目前采用了21700?NCA电池的Model?3的167Wh/kg的系统能量密度在当下还算是主流水平,但是相较于即将推向市场的宁德时代200Wh/kg的CTP电池包而言,已经是大大的落后了。

系统能量密度达到200Wh/kg的宁德时代CTP技术,可以说仅仅在动力电池包体结构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优化就占据了全球动力电池技术的新高度,而其采用的依然是单体能量密度在240Wh/kg左右的石墨负极的高镍三元电池。

       相比特斯拉采用的高镍(9:0.5:0.5)NCA镍钴铝正极的动力电池300Wh/kg的单体能量密度,目前的高镍811镍钴锰正极的电池240Wh/kg单体能量密度还有大幅度提升的空间。而采用硅碳负极的300Wh/kg的高镍811镍钴锰三元电池在2019年已经送检。

       一旦采用300Wh/kg的高镍811镍钴锰大单体三元方壳加上CTP结构的电池包在系统能量密度上进一步突破至240Wh/kg以上,以21700为代表的小圆柱单体成组的技术路线将由于成组效率太低很快被抛弃。

到这里我们可以大胆猜想一下为什么宁德时代的公告那么含糊其辞。当然,首先作为供应商一定要有供应商的觉悟,不能太抢主机厂的风头。其次,对于特斯拉而言,如果彻底抛弃掉原有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就意味着,前期与松下合作建设的所有产能将彻底废弃,而松下这个初期的战略合作伙伴也将彻底被抛弃。

       这个当然是坚决不允许发生的事情,尤其是在特斯拉全面度过难关并开始全新篇章的时候。而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更多代表的是未来,或许两年的合作期以及并不限制供应的规模以及数量,实际上是在为了技术快速迭代时不落下风做的充分准备,更为了能够实现平稳过渡期做的妥协。

       其实我们从Model?S等车型刚刚开始采用21700单体的动力电池包就能知道,从旧技术到新技术的过度,特斯拉在先期已经按照两至三年的时间来计划。

       写在最后:

       或许与宁德时代的大规模全面合作还需要两至三年的时间,但是不论需要多少时间的过度,对于电动汽车这个高速技术迭代的新生事物而言,“新陈代谢”总是不断地、快速地发生着。

       旧的终将被抛弃、新的终究会到来。对于我们而言,只需要去等待就好。(专栏作者系动力电池技术专家、新能源汽车产业资深分析人士)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特斯拉融资协议”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